close


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墓

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墓背面碑文


  1、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墓


    "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墓"位於河北省清河縣城西5千米處,佔地20畝,於2003年投資修復重建。 


    河北省清河縣,不僅是張姓的最大郡望,而且是張姓的發源地,張氏得姓始祖揮就曾經在此生活過。墓地所在位置,為張氏譜牒中記載的張 氏祠堂遺址(戰國時張儀兄弟所建)所在地。由於年代久遠,經歷歷次河水改道,泥沙淤積,其祠堂遺址已湮埋在今地表10余米以下。近年來,新加坡清河張氏公 會尋根祭祖團、新加坡張氏總會宗親團、深圳羅湖區張氏尋根問祖採風團、世界張氏總會考察團等世界各地宗親團體以及內地尋根問祖團曾多次來此祭祖。


  2、華夏張氏祖庭(正在恢復重建中)


    "華夏張氏祖庭"是"清河張氏生態園"的一個組成部分。佔地60000平方米,位於河北省清河縣縣城西南約6千米處,目前正在恢復 重建中。祖庭由紀念甬道、紀功柱陣、碑廊、大享堂(揮公祠)、張氏紀念林,主要功能是記載張姓族人的功績。大享堂處於祖庭的核心位置,張氏始祖揮公雕像就 座落於此。祖庭四周水面圍繞,象徵護城河;城牆四面各一城門,四角為闕,週邊為另一條水系環繞,並與貫穿整個園區的水系相聯繫。紀功柱陣、碑廊的表現形式 以浮雕為主。張氏紀念林可具體分為歸根紀念林、結婚紀念林、家庭紀念林、個人和團體紀念林等,鼓勵張氏後裔栽下樹木,在張氏發源地清河留下足跡。"華夏張 氏祖庭"是2009年世界張氏第四屆懇親大會的重要祭祀活動場所以及大會的主會場。


  3、清河張氏生態園(待建)


    "清河張氏生態園"位於河北省清河縣城西側,總佔地5000畝,"弓形之水"蜿蜒流轉其間;整個生態園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是以" 華夏張氏祖庭"為主體的祭祀活動區;北部是以紀念張姓名人、展示張姓文化、體現清河風土人情的10個各具特色的文化單元,分別為:楊柳繹弈(武將園)、青 山含黛(文臣園)、綠野仙蹤(神仙園)、清槐古韻(藝術園)、櫨楓滌塵(文學園)、杏林春曉(科學園)、金銀棉延(經濟園)和"阡陌牧羊"、"燕草碧 絲"、"荷浦清風"。"清河張氏生態園"充分展現了張姓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一處極具魅力和內涵的張姓文化勝景。



張祜故居


  4、"張祜故居"


    張祜故居位於清河縣城西5千米處。


    "張祜 (約785-約852)唐詩人。祜,字承吉,貝州清河(今屬河北)人。初寓姑蘇,後至長安,為元稹排擠,漫遊各地,晚至淮南。愛潤州曲阿地,遂隱居以終。 詩多寫落拓不遇情懷和隱居生活,對時政亦有所諫諷。又以宮詞著名。有《張承吉文集》。"《宮詞》: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明 《清河縣志》記載西元758年清河郡改稱貝州,轄清河。 



葛仙莊張氏宗祠


  5、"河北省清河縣葛仙莊張氏宗祠"


    "葛仙莊張氏宗祠"始建於 ,1986年農曆10月重修,位於清河縣葛仙莊村東部,是葛仙莊張氏族人春節前後祭祀祖宗的場所。


  6、"清河縣趙宋莊玉皇廟"


    此玉皇廟位於河北省清河縣趙宋莊村北。玉皇大帝,本名張友人,又稱張百忍、張堅、張玉皇。清河民風古樸,信奉佛教、道教及各種會道 門的較少,但尋常百姓卻信奉玉皇大帝和灶王爺這兩位張姓神仙。清河縣趙宋莊玉皇廟是清河縣諸多玉皇廟中的一個代表。相傳歷史上的清河,村村有廟,戶戶供 奉。從清河人對張姓神仙的信賴程度可以看出張氏在清河的影響。究其原因,大概是在清河古代張姓人口眾多,宗教較為興盛,他們把這兩位張姓神仙視為自己人, 其他姓氏亦隨風就俗。現如今,按當地風俗,每逢大年三十清河人就以紙馬的形式將玉皇請請于家,待到正月十五月圓之時再送走。



張典木雕像陳列處武松公園鐘樓


  7、張典木雕像


    張典,揮公82世孫,張良之孫,字存敬,漢惠帝御史大夫,漢文帝時(B.C.184-170年)為清河太守。在清河做太守時,清正 廉潔,勤政為民,當地人對其非常崇敬,曾建張典廟紀念。20世紀90年代,重塑典公木質雕像,陳列於武松公園鐘樓內。


http://tw.babelfish.yahoo.com/translate_url?doit=done&tt=url&intl=1&fr=bf-home&trurl=http%3A%2F%2Fhe.xinhuanet.com%2Fzfwq%2F2008-10%2F30%2Fcontent_14779986.htm&lp=zh_zt&btnTrUrl=%E7%BF%BB%E8%AD%AF

「祭祀公業張慶望、張秀卿」張氏宗祠我愛我的老家-不能遺忘的根張祠廳堂與連里老樹的記憶http://tw.myblog.yahoo.com/wesley_joyce/article?mid=470&prev=481&next=461&l=f&fid=9


張姓


  根據張氏族譜,木柵張氏祖先源出清河堂,原籍是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積德鄉


新康里大平社,第一次於清朝康熙末年,經南安晉江從泉州出海,渡台灣海 峽、抵鹿港,沿西海岸北上抵達滬尾(今淡水),溯淡水河而上至新莊,再溯新店溪、沿景美溪北岸,最後抵達今木柵之地。因地廣人稀,遂派族人返回福建號召族 人來台開墾,於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間(約兩百五十年前),相繼抵達木柵,因此,現在沿著淡水河流域之淡水、北投、新莊、台北、景美、木柵等地均有張氏後裔。
  先人初抵本地,由於當時仍居住著泰雅族人,因此易發生衝突,漢人為抵禦原住民,乃於景美溪旁以木樁圍築柵欄,此乃「木柵」地名之由來。


  大平張氏共有九大房渡台開墾,其中三大房落腳於淡水,另六大房至木柵開墾,包括:長房一、長房二、二房一、二房二、三房二、三房三,其中包括長 房一(慶望祖、啟察祖)、二房一(元美祖)、二房二(元質祖)等三房的部分族親,再移往大坑(今指南里)開墾。其字行輩分如下:「元宗和慶卿允孟,啟光延 永建乃家,孫子貽謀以克世,君公侯伯代其同。」


  根據張火傳先生所提供之古契約(見左圖)及張氏族譜推算,道光初年(約1821年),族親「啟明」與雷朗社番業戶君孝仔訂立開墾租約。道光17 年9月 (1837年),因第戶口日增,為防止爭端發生,才由張氏族親「延」、「永」、「建」字輩共八十二人,共同向族親「啟明」用銀買入,分四十二股半,共立開 墾合約,並設公款,請守衛,每份三十石(石為當時耕地大小)照1:9抽租,這也就是大坑(指南里)拓墾的開始。於清道光17年9月所立之契約書,是目前仍 然保存於指南里。


  從此,張氏鄉民便開始在大坑地區(泛指今指南里)開墾,逐漸形成了今日番仔公館、吊硞坑、瓦厝、樟湖、貓空等各聚落,也才有今日指南山城的面 貌。張氏先民傳承至今,已歷八代,居民仍保有其傳統文化,如泉州腔的閩南語口音,以及對祖先開墾歷史的口傳文化、祭祀公業組織的健全及祭祖的傳統、鄉土神 信仰(如法主公、盤古公)等,可說是具有相當深厚的地方文化。


  今在指南山城的張氏居民,分別屬於四個祭祀公業:如番仔公館、外埔、苧仔園坑、草厝、石碣頭、石獅腳,屬「祭祀公業張慶望張秀卿管理委員會」;如瓦厝屬「祭祀公業張啟察管理委員會」;如貓空、店仔口屬「祭祀公業張元質管理委員會」;如內樟湖屬「祭祀公業張元美管理委員 會」等四個祭祀公業。


  本地的祭祀公業,每年都有「祭祖」的習俗, 以飲水思源、聯絡親友感情,其祭拜或春秋二祭、或冬至一祭,各家祭典的時間不同。由此可看出本地居民還具有其家族性與地方性的特色。
指南山城姓氏分布一覽表
聚落名稱 姓氏分布 聚落名稱 姓氏分布
外埔 外樟湖
番仔公館 內樟湖
店仔口 石坡坑
石碣頭 貓空
吊硞坑 苧仔園坑
草厝 草湳
瓦厝 圓山
石獅腳 歧山


【文山區宗族源流】

http://mucha.myweb.hinet.net/09About/09_04/09_04_10/09_main04_10_9602.htm


文/木柵文史工作室許哲豪,攝影/木柵文史工作室許進財

  台灣俗諺有云:「唐山過台灣,十去三留六死一回頭」,由此可見先民渡台進行墾拓是多麼艱辛的一件事。清代初年由於台灣仍由南明鄭成功家族統治,浙閩粵一帶實施海禁,所以除原住民外台灣鮮有墾民。後康熙派施琅攻克台灣後,始逐漸開始對這塊土地實行治權、開放墾拓並收受官租,於是康熙末年至乾隆初期,有大量的移民來台,離鄉背景成為各姓氏宗族「開台祖」並開枝散葉。清末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本,兩岸遂又停止往來。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帶來大量兵員及外省藉人口,於是又造就新一波族群融合,成為今日的多元文化特色。


文山區最早墾民為廣東大埔客家人,清康、雍、乾年間福建泉州安溪墾民大量移入,成為今日文山區各主要姓氏宗族的「開台祖」。而原鄉各宗族探就其源流,則多半因唐末因戰爭而由河南大量遷徙至福建成為「開閩祖」。民國四十九年政大齊覺生教授所著「木柵鄉誌略」中曾統計當時木柵地區各姓氏住民戶數,其中前十名姓氏依序為:張、高、陳、鄭、林、周、王、許、謝、劉(不含在地部隊兵員),而張氏(約三成)及高氏(約二成)就佔了約一半人口戶數,可見原鄉家族力量。


以下就各主要姓氏源流及墾拓區域分佈做一簡單介紹:


張氏:  堂號清河,原鄉安溪積德鄉,主要墾拓木柵老街、待老坑、大坑(指南貓空、樟湖山區)、下崙尾(忠順廟一帶)、新厝腳(木新路二段116巷一帶)等,來台祖多為光、啟字輩(20、21世),現下崙路留有張慶望、張秀卿祭祀公業祖厝一間。


高氏:  堂號渤海,原鄉安溪積德鄉,主要墾拓興福庄、萬盛庄、竹圍內、景美老街、溪仔口、阿泉坑、埤腹、頭廷魁、魚衡仔、石壁坑、下崙尾等。分為上五佛(22世)下八積(23世)共十三房,其中十房先後渡台,其中以炅、培、鍾字輩(30~32世)為主。


陳氏:  堂號穎川,散居文山地區,主要墾拓十五份(現靜心小學至警專一帶)、待老坑及恆光橋至景美女中一帶。


鄭氏:  堂號滎陽,原鄉安溪積德鄉,主要墾拓馬明潭、打鐵寮(


永安藝文中心對面一帶)、十一命 ( 現秀明路二段近新光路一帶 ) 、番仔公館 ( 指南路三段七十五巷附近 ) 、小坑(政大重畫區),於萬興里政大附近建有「滎陽居」祖厝。


林氏:  堂號西河,原鄉安溪積德鄉,主要墾拓十五份、萬隆、番婆厝()、溪州、坡內坑、軍功坑。


周氏:  堂號汝南、武功,主要拓墾萬隆、十五份及埤腹,現景美武功國小因周氏獻地而命名之。景美變電所一帶俗稱三塊厝,乃指周、陳、林三姓在此開闢之意。


王氏:  堂號太原,原鄉安溪金田鄉,主要墾拓十五份。


許氏:  主要分為兩大系統。景美十五份許氏,原鄉安溪西庚鄉,十一世許標重、標性堂兄弟墾拓十五份(現興福里一帶),現各立有宗祠。木柵坡內坑許氏,原鄉晉江田寮鄉,墾拓坡內坑及深坑,建有許太嶽宗祠。


謝氏:  堂號陳留,主要墾拓新興(現政治大學一帶),建有謝氏古厝,現已僅剩殘垣斷壁,宗族仍有多數居住此地。


劉氏:  堂號彭城,原鄉安溪金田鄉,主要墾拓十五份,現留有「福泰厝」古厝。


先祖開墾艱辛萬苦才有今日,所以我們了解宗族源流、承先啟後並常懷感恩之心,如此文化才得以繼續傳承。


 



位於興隆路二段靜心小學後方的許標重宗祠,一樓為宗祠「四美堂」,二樓為「會元洞」,主祀原鄉福建泉州安溪家鄉守護神「清水祖師」陳應昭,另奉有「靈著尊王」許遠(俗稱尪公或翁公),此地區舊名為「十五份」。


 



位於下崙路的「祭祀公業張慶望、張秀卿」張氏宗祠,圖中為樟林社區「社區文史建構、認識樟林」參訪張氏宗祠留影。


 

張姓http://www.tpml.edu.tw/ct.asp?xItem=35922&ctNode=4760&mp=124121

古厝(儒林世居) (下崙路17號):
  本宅位於下崙路崙頂坐山面水、前方坡下為木柵公園內的萃湖。本宅創建於清代,原規模較小,日治時 期重建,為二進正身護龍五開間的閩南式磚造民居,橫向兩側均有外護龍,第二進為水泥建築。主建築物的承重牆為斗仔砌磚牆及實磚牆等結構。屋頂形式為硬山式 兩坡水屋頂,曲脊為金形馬背,屋頂面以紅板瓦為材料,內埕地坪以水泥為鋪面,上建遮雨篷。
(七)張姓宗祠(堂號清河堂)(下崙路34號):
   本宅建於日治時期,現為張慶望、張秀卿祭祀公業宗祠。坐東北朝西南,僅有正身,為磚造三開間屋,分別奉祀祖先牌位。正廳上懸掛一方昭和甲戌(1934) 年落款的「望愛世澤」匾額。本宅主建築物的承重牆為實磚牆,上為桁檁式木結構。屋身具有前檐廊及洗石檐柱,柱下有圓形石柱礎,前檐牆為木板結構,右側廊牆 開有彎光門(無門)。屋頂形式為硬山式兩坡水屋頂,兩側有燕尾翹脊,正脊上有鏤空的柳條磚及剪黏裝飾。屋頂面以紅板瓦為建材,內埕地坪以水泥為鋪面,供停 車場使用。整體而言保存狀況良好。


張家聚落(南側)     張家聚落一 : 下崙路16號



       民國84年,耆老張文碧先生 手護老樹之舉,阻止了原本未了拓寬道路而不得不砍除兩棵百年老榕樹,而此舉動,使以傳播至今。


張氏昆仲入拳山


胼手胝足勤拓墾,


雙榕庇蔭下崙尾,


慶望秀卿安家邦,


       張慶望張秀卿祭祀公業是木柵區重要宗族張家所擁有,此為宗親們在辭世後有人懷思祭拜的地方組織。建築物落成於民國23年,以從中國渡海來台的福州杉為木 料,而二次大戰時,曾被日人做為馬廏。 


                    張 家聚落二 : 下崙路34號



 


  參考資料 : http://www.napcu.org.tw/river-network/311


張氏族譜

分類:生活居 家
2006/10/03 17:56

張姓


  根據張氏族譜,木柵張氏祖先源出清河堂,原籍是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積德鄉新康里大平社,第一次於清朝康熙末年,經南安晉江從泉州出海,渡台灣海 峽、抵鹿港,沿西海岸北上抵達滬尾(今淡水),溯淡水河而上至新莊,再溯新店溪、沿景美溪北岸,最後抵達今木柵之地。因地廣人稀,遂派族人返回福建號召族 人來台開墾,於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間(約兩百五十年前),相繼抵達木柵,因此,現在沿著淡水河流域之淡水、北投、新莊、台北、景美、木柵等地均有張氏後裔。
   先人初抵本地,由於當時仍居住著泰雅族人,因此易發生衝突,漢人為抵禦原住民,乃於景美溪旁以木樁圍築柵欄,此乃「木柵」地名之由來。


  大平張氏共有九大房渡台開墾,其中三大房落腳於淡水,另六大房至木柵開墾,包括:長房一、長房二、二房一、二房二、三房二、三房三,其中包括長 房一(慶望祖、啟察祖)、二房一(元美祖)、二房二(元質祖)等三房的部分族親,再移往大坑(今指南里)開墾。其字行輩分如下:「元宗和慶卿允孟,啟光延 永建乃家,孫子貽謀以克世,君公侯伯代其同。」


  根據張火傳先生所提供之古契約(見左圖)及張氏族譜推算,道光初年(約1821年),族親「啟明」與雷 朗社番業戶君孝仔訂立開墾租約。道光17年9月(1837年),因第戶口日增,為防止爭端發生,才由張氏族親「延」、「永」、「建」字輩共八十二人,共同 向族親「啟明」用銀買入,分四十二股半,共立開墾合約,並設公款,請守衛,每份三十石(石為當時耕地大小)照1:9抽租,這也就是大坑(指南里)拓墾的開 始。於清道光17年9月所立之契約書,是目前仍然保存於指南里。


  從此,張氏鄉民便開始在大坑地區(泛指今指南里)開墾,逐漸形成了今日番仔公館、吊硞坑、瓦厝、樟湖、貓空等各聚落,也才有今日指南山城的面 貌。張氏先民傳承至今,已歷八代,居民仍保有其傳統文化,如泉州腔的閩南語口音,以及對祖先開墾歷史的口傳文化、祭祀公業組織的健全及祭祖的傳統、鄉土神 信仰(如法主公、盤古公)等,可說是具有相當深厚的地方文化。


  今在指南山城的張氏居民,分別屬於四個祭祀公業:如番仔公館、外埔、苧仔園坑、草厝、石碣頭、石獅腳,屬「祭祀公業張慶望張秀卿管理委員會」;如瓦厝屬「祭祀公業張啟察管理委員會」;如貓空、店仔口屬「祭祀公業張元 質管理委員會」;如內樟湖屬「祭祀公業張元美管理委員會」等四個祭祀公業。


  本地的祭祀公業,每年都有「祭祖」的習俗,以飲水思源、聯絡親友感情,其祭拜或春秋 二祭、或冬至一祭,各家祭典的時間不同。由此可看出本地居民還具有其家族性與地方性的特色。

相關網站搜查(張家子孫....)
2009  優質公民的夏令營

http://www.rti.org.tw/Program/DispatchContent.aspx?DispatchId=21803&progid=288&UnitId=0&NetId=3&LangId=4


2008-10-13 22:26 張氏宗祠(清河堂) http://blog.xuite.net/liangcw/blog/19988131


http://blog.yam.com/ZhiNan/article/132646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NNA CHANG 意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